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鹏城月下的钱塘晕染

来源: 中国金融网  2025-07-24 16:42:34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春节假期,带着家人开车自驾游。由黄山市屯溪区的率水河大桥出发,沿着徽杭高速的盘山公路蜿蜒前行。过了歙县三阳镇的昱岭关(皖浙界),便进入了浙江。一行四人如鲑鱼洄游,顺着新安江水,一路追寻到吴侬软语的杭州城下,品美景美食,探宗亲故友。

    沿途的群山魅影浸在薄雾里,像国画上未干的淡墨。四岁的昱珩指着窗外的马头墙,说那屋顶的曲线像极了奶奶包的梅干菜包子褶。妻笑着剥了颗黄山蜜饯塞到我嘴里,眼里的美景口里的甘甜,便一同融入了水汽氤氲的钱塘江畔 —— 原来思念的感觉如此美妙,山水早已把半生牵挂织进了铺满情愫的归途。

    二十多年前,青葱年少的我有缘小住杭州。记忆中的江南烟雨,细如牛毛,轻似柳絮,落在青石板上,溅起一朵朵水花。石板缝里冒着凉意,油纸伞面的水珠滚落在吴山酥饼的香气里,混着胡庆余堂飘出的药香,成了最鲜活的人间。那时爱去“孩儿巷”的小馆,一笼小笼包子要排队许久,一碟龙井虾仁也要等老师傅现剥活虾,就连拌凉菜的醋,都是经年的玫瑰米醋。掌柜的杭州话软得像棉花糖,"慢慢汲(吃)" 三个字拖长了尾音,让每个匆匆的午后都有了留白的空闲。也是在那时,开始读郁达夫的《故都的秋》,读丰子恺的《缘缘堂随笔》,字里行间的温软,恰如西湖的水,不疾不徐,却能漫过心湖的每个角落。

    说来也是缘分,对文字的执念,大半是受了大表哥——加诺哥的影响。他总爱在晚报副刊上发表短文,那些写嘉兴晨雾、南湖菱角的句子,一如家乡宣纸上的徽墨,浓淡间晕染出江南独有的清润。每次去他家,案头总摊放着圈涂、修改过的一叠稿纸,窗台上晾着刚采摘的月桂,他说 "写文章就像炖东坡肉,得用文火慢慢煨"。而对经商的通透,则源于小表哥——加浩哥的启迪。这位“浙江省优秀企业家”的办公室里,悬挂着“知止而后有定”的匾额。《第十个秋天》是浙商精英的荟萃,也是加浩哥的真实写照,书中他那句"做生意如行船,既要懂潮汛,更要惜水情",竟成了如今的我在金融浪潮里的指南针和定盘星。

    入住钱塘江畔的滨江区酒店是为了方便去西湖、宋城等标志性景点。走进装修风格以原木、石材为主,营造自然舒适就餐氛围的建德菜餐厅——7017,映入眼帘的是镂空屏风,创意字体“柒零壹柒”让大门楼蕴含了岁月的沉淀和古朴的质感,是具化了的建德海拔七〇一七米的微景观。冷盘里的清水鱼,片得薄如蝉翼,衬着青瓷盘底的冰屑,竟有新安江晨雾的清冽;特意点了“腊肉冬笋”,三足满釉的粗陶鼎盛着鲜嫩的笋块与肥瘦相间的腊肉,筒射灯下,清汤里泛着食材原本的亮色,让人垂涎三尺。 昱珩举着筷子戳向冬笋,脆嫩的声响里,让我想起了那年在加诺哥家吃的“腌笃鲜”。

    图片1.png

    图片2.png

    餐后去往宋城,暮色刚漫过仿古的城门楼。青砖路上,穿宋装的姑娘提着宫灯走过,鬓边斜插的珠花映着灯笼的光,恍惚间竟不知是今夕何夕。昱珩被杂耍艺人的空竹吸引,跟着那上下翻飞的彩绸跑了半条街,妻追在后面笑,裙摆扫过路边卖糖画的小摊,惊起一串麦芽糖的甜香。

    随着人流进了“宋城千古情”剧场。灯光暗下,水幕升起,钱塘潮的虚影在眼前奔涌。许仙与白娘子的身影掠过雷峰塔,岳家军的呐喊混着满江红的词韵,撞得人眼眶发红。薄凉夜风里飘来烤红薯的香气,子路举着刚买的面人,说那捏面人的师傅手真巧,捏出的西湖断桥比画册上还好看。

    古镇西塘水流灵动,相传是伍子胥引胥山之水灌溉此地。唐宋时期的水市,小贩吆喝声伴着晨雾融入水里。流经千百年而未曾干涸,滋养着江南水乡的儿女。坐在乌篷船里,两岸的灯笼映在水面,孩童在水中嬉戏,妇女在河埠头浣洗,年轻的姑娘漾开了春的气息。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”西塘的涟漪,至今还在心头轻轻摇晃。

    图片3.png

    一回到深圳,便脱去厚重的衣服,瞬间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和南北温差的巨大。金融街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南国冬日特有的暖阳,报表上的数字比钱塘江潮更急更烈。月末冲刺,在最后一刻达成目标。松软的靠在沙发上,泡一杯家乡的绿茶。袅袅升腾的“明前毛峰”续到第三杯,已淡然无味,唇齿间忆起德清下渚湖旁那个情窦初开的傻小子,年少无知和恣意轻狂。

    金融案牍间的行者,指尖常沾着数字的凉意。每当夜阑人静,那平仄相间的字句便会从内心深处涌起 —— 李白的月光总带着三分醉意,泼洒在罗湖金融街的摩天楼间;杜甫的秋风吹过投行的旋转门,卷起的不是茅草,而是报表里未写完的批注。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的清寂,提醒着每位在数据里浮沉的人。留一分善意给天边的云,存一丝温情给身边的人。弱水三千,我只取一瓢饮。一如浙商,在繁华里藏着一份草木本心。

    金融的数字与江南的笔墨,从来不是隔岸的灯火,就像钱塘江的潮水里藏着千年的诗行。当某一天,这些文字乘着南来的风,落在西湖的画舫上,或许会有人读懂:那位在数字里穿行的杨哥,心里始终住着一片江南,住着笔底生花的月光。

    窗台上的杭白菊开了,细碎的花瓣落在键盘上。原来江南从不是地理上的远方,是已驾鹤西去老娘舅曾说的 "慢慢交"。是人生关键路口贵人的指点与帮扶,是表哥常说的“望望开”。

    许是老了,不经意间,江南水乡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话总在脑海中闪现。原以为往事已被奔波的脚步踏成碎片,却不知它们早已顺着血脉,流成了心底一条永不干涸的河…。

    作者简介:陈杨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深圳金融作家,《深圳保险》期刊特约撰稿人,入选“深圳市金融骨干人才培养计划”,现任职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。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